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扬州两万余座农污处理设施“吞污吐净”

来源:火狐体育在线登录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14 19:23:39

  水也可能有“三高”?没错!这里指的是农村里的生活污水。“三高”指的是高氮、高磷、高COD(化学需氧量)。农村生活垃圾污水“三高”,易造成河流黑臭及水体富营养化,其治理对改善农村水环境、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。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,为帮助农村里的生活污水“降三高”,扬州已建设两万余座农污处理设施,实现浊流变清波,有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

  记者17日来到位于邗江汊河街道胡庄村的胡庄花园污水处理站探访。只见田野间一圈乳白漆的栅栏围着一间绿色的小房子和一座平房。绿色房子里面有风机和配电柜等;平房顶则建有三个大水池,两个露天的,一个用黑色防晒网遮着,分别标注着缺氧池、沉淀池、曝气池,池子里满是浑浊的泥水,而出水口正流淌着清澈的水。

  负责站点运维的扬州美景时代公司工作人员赵灏解释:“村民们的生活废水,进入化粪池经主管网到达调节池,再流经缺氧池、曝气池、沉淀池,最后清水流出。”他指着水池一个个加以说明,调节池类似于“蓄水池”,防止用水高峰冲击,确保后续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;缺氧池类似于一个“氮气工厂”,通过投入乙酸钠将污水中的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,释放到大气中;曝气池则相当于“有机物分解器”,通过好氧微生物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;沉淀池相当于“净水器”,通过重力沉降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去除,使出水变得清澈。站点最终通过“调节—脱氮—降解—分离”一套组合工艺,成功去除农村生活垃圾污水中的“三高”。

  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处三级科员张鹏介绍,我市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采取“三管齐下”模式,对类似胡庄花园这类远离城镇、居住比较集中的农村,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;对那些离城市较近的农村,直接接入市政管网,统一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置;而对农村居住比较分散的,则采取一家一户或者两三家一户建三格式化粪池,经厌氧、发酵、无害化处置后,进行资源化利用,服务于“三小园”经济(菜园、田园和果园)。

  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,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。走在胡庄花园小区,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黛瓦、洁净村道、生态庭院,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。小区居民周阿姨说:“环境会影响人,以前大家刷锅洗碗水、生活用水到处乱排,现在家家在小院种花栽树,把环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。”

  张鹏表示,到去年底,我市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1824个、资源化利用设施2.2万个,治理率从2020年的22.4%提升到去年底的70.9%。今年计划再新增完成104个行政村,实现江北运河周边自然村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,治理率进一步提升到80.6%。同时,坚持建管并用,对所有设施全部实施非现场管理模式,纳入整县制运维管理,确保农村污水设施充分的发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。通讯员 扬环宣 记者 程宝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