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京口路106号
电话:0532-58783588 +86-13697663137
传真:0532-58783588
来源:火狐体育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28:34
日前,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2025绿色低碳交通发展论坛在苏州举行,潍烟高铁因其在绿色生态、智能高效与区域融合方面的卓越表现,荣获国家级“美丽交通建设”优秀案例奖。
潍烟高铁作为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环渤海高铁的关键组成部分、山东半岛北部客运主通道,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、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程。
潍烟高铁将“生态优先、低碳高效”理念贯穿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运营全生命周期,通过构建健全管理体系、优化建设方案、创新技术应用三大核心路径,实现铁路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,为沿海生态敏感区高铁建设树立标杆。
绿色设计,锚定“少占良田、保护生态”核心目标,永久性占地优先选用荒地、旱地,严控临时用地规模,坚决杜绝占用基本农田;坚持“保护优先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原则,秉承“四季常绿、三季有花、乔灌结合、错落有致”的理念,制定“三维”绿化方案,加强站前工程绿化设计,细化路基等专业绿化施工标准,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资源,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。
绿色施工,坚持环境保护设施与项目建设同步设计、同步施工、同步投产;创新采用土石方“移挖作填”、路基与站场余缺互调模式,最大限度减少弃土弃渣产生,同时联合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建立“土地平衡-补偿-恢复”一体化机制,保障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,真正的完成“来时绿水青山,走时青山绿水”。
实施差异化生态防护方案,路基边坡采用干(浆)砌片石护坡、喷播植草、立体植被网等组合措施,同步配套沉沙池、截水沟等排水系统,有效防控水土流失;隧道工程落实“以堵为主,限量排放”地下水保护原则,通过超前帷幕注浆技术严控地下水流失,弃渣场采用“工程支挡+覆土植草”防护模式,强化弃渣综合利用,降低对地表植被的破坏;台风高发区,对穿越村庄的敏感区段升级为3.3m(桥梁)、4m(路基)加高声屏障,并通过优化柱脚连接方式、强化受力结构,确保高风荷载条件下的结构安全与降噪效果;穿越水源保护区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多个水环境敏感区域,科学布局施工场地(严禁在保护区内设置制梁场、拌合站等设施)、设置30m以上缓冲保护带、集中处理生活与生产废水、严格管控建筑材料存放与机械运维等措施,实现水源污染风险“零发生”。
大力推动低碳减排措施,大规模采用环保型材料与装配式结构(如预制桥梁),明显降低施工污染与能耗;系统推广节能装备与清洁能源应用,探索“铁路+光伏”融合模式,利用沿线闲置用地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,构建“自发自用+余电上网”绿色供能体系,逐步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,为黄河流域交通基础设施低碳转型提供实践范本。
潍烟高铁深层次地融合了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。旅客从购票、进站、乘车到出站,享受全程“无接触”式智能服务。智能运维系统对线路、车辆进行全天候健康监测,保障了运行的安全与准点。这里运营的,不仅是钢铁巨龙,更是一条数字化、智能化的未来之路。
潍烟高铁新建站房坚持“一站一景”设计理念,“红瓦绿树,碧海蓝天”灰埠站,“花开自莱州,扶摇上苍穹”莱州站,“招携怀远、务实创新”招远站,“千年古邑,三乡福地”福山站,高铁如珍珠般散落的沿线城镇,串成一条流动的人文风景线,在彰显文化渊源的同时,极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。另外,随着潍烟高铁的开通,莱州、招远等地“一键”接入全国高铁网络。2024年10月21日,随着首发列车的鸣笛启程,潍烟高铁以澎湃动力,全速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局,据了解,潍烟高铁开通一年来累计发送旅客超324.6万人次,到发旅客突破690万人次,日均到发旅客约1.9万人次,成为人才、技术、资金流动的“超级导管”,极大促进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。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)、拨打新闻热线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,诚邀合作伙伴。
舟山带鱼消费季集中开启 市场行情报价上涨 京东京喜再便宜15% 带鱼自由将至
陆地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 ,海上阵风9~10级 山东继续发布陆地大雾和海上大风黄色预警
网络问政·办实事 网友:学费上涨4500元未公示 省教育厅:仍按去年标准执行
从良种到餐桌全亮相!第40届(2025)山东畜牧业博览会在济南举办 近500家企业秀实力
山东广播电视台《国宝时刻·鲁国大玉璧》入选2025年“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”第二批重点项目
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 第四届儒商大会在济南开幕 林武作主旨演讲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出席 安立佳致辞
10月9日11时至9日16时 山东有12市72县(市、区)1083乡镇出现降水
启航!山东籍航海家翟墨出发环航南极洲,此行将挑战“人类首次” 征服“咆哮的西风带”